“是时候出海做生意了!不要怕”海外“抢单团”陆续归来抢回了什么?
12月以来,浙江、广东、四川等地纷纷带领企业“组团”飞赴欧洲和日本“抢订单”。如今,这些商务团陆续归来,他们的返程如启程时一样备受关注:意义非凡的旅程,带回了什么?
专家分析认为,出海“抢订单”是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许多企业生意并不好做。可以预见,出海的企业回来之后将带动上下游生意,提振整体经济。未来,预计将有更多的省市加入到出海“抢订单”之列,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
“客户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要不停追赶。”浙江金华海杰进出口有限公司营销副总杨洋刚参加完2022年俄罗斯莫斯科五金工具展览会MITEX,随后便辗转中东、西亚等地拜访客户。
展会,是外贸人接订单、联络客户的最重要窗口。这扇窗打开,收获自然就来了。杨洋表示,重新踏上征途,不仅要找回失去的订单,更要抢占新机。
另一边,瑞丽家纺董事长费中富坐在酒店等待老客户。这是双方合作的第八年,今年这笔订单两人已在线上磨了一个季度,迟迟没能敲定。
当阔别的老朋友相见,第一时间就是紧紧相拥。“费,你是我这3年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供应商,我要给你一个圣诞礼物。”老客户所说的这个“圣诞礼物”,是一笔50万欧元的订单。
“第一天结束我们便收获了20多张名片。”东莞市思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曾建伟说。这是一家做美甲机器的外贸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北美。11月16日至18日,曾建伟和同事们参加了新加坡亚太区美容展(Cosmoprof)。曾建伟说,疫情三年,他们没有与海外客户面对面交流过。在海外三天展会的效果,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去的时候行李箱是满的,里面都是样品;回来也是满的,带回来的是客户下单要做的新产品。”12天的包机之旅让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言东收获颇丰。
“市场需求变了,行业风向变了,以往流行的款式,现在很多都已淘汰。”丁言东提到,学习和进步是自己最大的收获。外贸商们深深感受到,行业内蓬勃的数字化进程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让他一下子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了自己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是释放一个信号,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呼吁大家是时候要‘出海’做生意了,不要怕什么。”浙江省商务厅相关工作人员直言。
放在以前,“走出去”可能只需一张机票,但现在不仅需要开拓市场的勇气,更需改变现状的信念。现在,外贸企业走出国门、争抢订单、稳定份额的号角再度吹响,民众与企业都感到欢欣鼓舞。
疫情前,费中富就曾规划在企业最大市场德国建厂。这个计划因为疫情搁置了,此次随团考察工厂选址是他的重要任务。
行程中,他遇到了专门赶来巴黎与商务团洽谈的桐乡华侨,听了费中富的计划,这位华侨给了他一个选址的新建议:把生产线放在德国的邻国波兰,那里人力成本更低,还可以利用中企如京东、阿里的海外仓储布局。
“我的确心动了,明年1月会再去波兰考察一圈。”费中富说,这次与“老乡”的相遇,改变了未来规划的走向。
随着当下疫情防控举措的持续优化,“出海”确实等不及了。一时间,“出海抢单”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拼经济的“标配”。此番“出海抢单”,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政府的主动作为,为企业“出海”提供货真价实的制度“大礼包”。
“出海‘抢订单’是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许多企业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而拿着订单是最有效可持续的方式,现在这些省市带头出海,也是给企业界带来了一股新气象,人流动才可以带来信息流动及资金流动。”湖南奋斗者企业服务有限公司CEO韩言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出海拿订单的企业,回来之后也自然会带动上下游生意,提振整体经济。”
“新冠疫情让世界多国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失去一些投资机会,随着国家不断推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持续落细落地见效,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复苏迹象,目前我国处在经济恢复复苏的关键时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田原指出,“我国多个经贸团出海抢单反映了我国正逐渐走出疫情影响,积极投身全球经济发展,一方面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增加稳定剂和助推动力。未来,预计将有更多的省市加入到出海‘抢订单’之列,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