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心腹郭汝瑰直插敌军心脏的红色间谍蒋介石身边的间谍
“优势在我”的蒋介石政府长时间以来在多个领域远远强于我党,那么有没有哪个领域是我们明显强于他的呢?答案是肯定有的,那就是“情报”。
长时间以来,我们受影视作品的影响会认为的军统、中统十分厉害,但其实论搞情报,间谍战,他们还真不如我们。
郭汝瑰,1907年出生于四川,是四川军阀郭汝栋的堂弟,十八岁那年加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黄埔军校五期生”,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汪精卫的反攻,这些深深触动了郭汝瑰,让其对政府感到极其失望。
1928年,他经袁镜铭的介绍,成功加入我党,给自己的内心找到了新的出路,可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郭汝瑰与我党失去了联系。随着蒋介石的反动越来越激烈,郭汝瑰知道自己已经待不住了,哥哥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让他到日本留学,暂避风头。
1931年4月,郭汝瑰考入日本士官学校,随着九一八事变得爆发,出于对日本暴行的抗议,郭汝瑰与其他留学生一起决定自发退学。郭汝瑰回国后幸运地顶替了哥哥的一名部下,进入了中国陆军大学学习,此时的校长不是他人,正是蒋介石,郭汝瑰第二次成为“天子门生”。因此,在所有人看来,郭汝瑰铁定是的一员。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郭汝瑰奉命随第十四师参加华北抗战,中途又奉命参加淞沪会战,这时的蒋介石为保卫首都南京已调集大军在淞沪地区与日军展开会战。四十二旅的旅长曾粤汉由于畏敌,师长霍揆章便让郭汝瑰代理四十二旅旅长。由于日军进攻太过凶猛,在危急关头,他给师长留下了自己的遗嘱:“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了,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也就战死在疆场……”
最终激战七天七夜,郭汝瑰率部成功抵挡住了日军的攻势,到奉命撤退时,八千健儿已经只剩下两千多人了,其中大多还是伤员或后勤人员。这一战,让郭汝瑰成为了上海家喻户晓的“名人”,而这也是电影喋血孤城的现实来源。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慰问团甚至专程来到四十二旅,送给郭汝瑰一件毛衣,自此,郭汝瑰成为军中著名的战将之一。
之后,郭汝瑰被任命为陈诚嫡系部队五十四军参谋长,在武汉会战中,善于出谋划策的郭汝瑰再次让陈诚大吃一惊,起初,蒋介石和陈诚仍根据德国顾问的建议,在武汉三镇构筑环形工事,死守武汉,郭汝瑰知道后直言不讳的提出这个作战方案,还是在走南京的老路,如果一点被突破,必将全军崩溃。郭汝瑰随后建议利用幕阜山脉和大别山脉的有利地形,在武汉外围与敌人作战。郭汝瑰的作战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将领的认同,结果,武汉外围作战的多个军团都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郭汝瑰由此也得到了陈诚的特别青睐,提升他为第二十集团军的参谋长。并亲自推荐给蒋介石,任命郭汝瑰为暂五师师长。
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再到长沙会战,郭汝瑰一次次用卓越的战场表现证明了自己的才能,用实力博得了高层的一致认可。这也为之后的解放战争期间,郭汝瑰提供情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抗日战争之后,郭汝瑰通过任廉儒再次与我党取得了联系,他向任廉儒吐露心声说自己早已看不惯蒋介石政府的贪婪腐败,倒行逆施,压榨百姓。一直想找到“延安”,但却受到种种阻挠。不久之后,任廉儒便安排好了郭汝瑰与董必武会面,此次会面之后,郭汝瑰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卧底”。
不久之后郭汝瑰便参加了重庆谈判,蒋介石在赢得了由内地向沿海运兵的时间,自以为胜券在握后,便暴露了“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军政部几经策划,拿出了一个《国军战斗序列》方案,然而蒋介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十分信任的郭汝瑰已经将情报转交给了董必武,正是这份情报,为延安总部调兵遣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46年以后,由于陈诚的保举,郭汝瑰的官位一路高升,从总参谋部办公厅副厅长,到国防部第五厅厅长,再到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中将厅长,后又随顾祝同到徐州担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掌握着军队行动的最高核心机密。
1947年5月12日下午,郭汝瑰接到命令,要他到总裁官邸汇报战况,当时,山东的形势对国军十分不利,郭汝瑰先是汇报了战场态势和作战方案,后在与陈诚等人讨论后,蒋介石当场决定由汤恩伯兵团、欧震兵团、王敬久兵团对我军实施合围。结果,郭汝瑰一回到家,便将作战部署抄了一份给任廉儒,并告诉他:“此次作战的国军中,有整编七十四师,全部都是美式装备,要多加小心”。
在孟良崮战役前,张灵甫就怀疑作战方案有问题,他向蒋介石提出怀疑后,当时的国防部次长刘斐马上说,这个不是我定的,是郭汝瑰定的,他肯定是间谍。郭汝瑰一听就急了,马上就骂道:“我看你才是间谍!”,其实之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他俩其实都是,只是互相不知道身份而已。
淮海战役前夕,何应钦在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提出“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并让郭汝瑰制定作战方案,送与蒋介石审批,但这个方案还没有下达到军队各部的时候,就被郭汝瑰送到了淮海战役前指挥部。
郭汝瑰在徐州陆军总参谋长任上还做了另一件大事,就是把打入敌人内部,同时也是中将的秘密党员张克侠调任为徐州城防司令。1948年11月10日,张克侠,何基沣在万年闸率部起义成功,直接导致徐州的东北方向门户洞开,淮海战役已是必败无疑。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郭汝瑰果断率部在宜宾起义,被我党按照“投诚将领”处理,而蒋介石在败退台湾后,才终于得知郭汝瑰的身份,气得大骂“娘希匹”,但是为时已晚。
杜聿明始终怀疑郭汝瑰的身份,但是没有证据,曾经向蒋介石报告说郭汝瑰清廉得不像话,连家里的沙发都打上了补丁,根本就不是我们的作风。蒋介石的脑子多转了几圈,驳斥杜聿明说,你什么意思,所以说的人都是到处捞钱,贪财好色之徒?
直到1981年,郭汝瑰前去探望病入膏肓的杜聿明时,杜聿明抓住郭汝瑰的手说:“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到底是不是卧底”。可郭汝瑰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们的信仰不同。
晚年的郭汝瑰享受副兵团司令级待遇。1997年10月23日,不幸遭遇车祸逝世,享年90岁。在为郭汝瑰举行的追悼会上,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赞颂他的一生是惊险曲折、丰富深刻的一生,称郭汝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